燕麦

  燕麦(学名:Avena sativa L.)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无毛,高可达120厘米,具节。叶鞘松弛,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微粗糙,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小穗含小花;小穗轴近于无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断落;第一外稃背部无毛,基盘仅具少数短毛或近于无毛,无芒,或仅背部有1较直的芒,第二外稃无毛,通常无芒。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4-9月开花结果。
  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但主要集中产区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主产国有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芬兰及中国等。中国燕麦主产区有内蒙古、河北、吉林、山西、陕西、青海和甘肃等地,云、贵、川、藏有小面积的种植,其中内蒙古种植面积最大。喜爱高寒、干燥的气候。
  燕麦的谷粒供磨面食用,或作饲料,营养价值高。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目录

1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 。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无毛,高60-120厘米,具2-4节。叶鞘松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叶舌透明膜质,长1-5毫米;叶片扁平,长10-30厘米,宽4-12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
  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长10-25厘米,分枝具棱角,粗糙;小穗长18-25毫米,含2-3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 小穗含1-2小花;小穗轴近于无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断落;第一外稃背部无毛,基盘仅具少数短毛或近于无毛,无芒,或仅背部有1较直的芒,第二外稃无毛,通常无芒。 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毫米。花果期4-9月。

2 主要品种

  一般分为带稃型(皮燕麦)和裸粒型(裸燕麦)两大类。

3 生长环境

  燕麦的生长环境与一般谷物不同,喜爱高寒、干燥的气候,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被誉为世界黄金燕麦的主要产区,这里海拔约2000米,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平均3米/秒的季风常年吹过。

4 分布范围

  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但主要集中产区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主产国有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芬兰及中国等。中国燕麦主产区有内蒙古、河北、吉林、山西、陕西、青海和甘肃等地,云、贵、川、藏有小面积的种植,其中内蒙古种植面积最大。约占中国燕麦种植总面积的35%以上。

5 生长习性

  中国普通栽培燕麦在成熟期、生育期、产量性状等方面的遗传变异明显。
  成熟期:中国各地的品种均有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特晚熟5类。
  生育期:生育期长短差别悬殊,北方最早熟品种生育期仅70天左右,而最晚熟的为120天,两者相差50天。在西南地区多数品种生育期为220天左右,最晚熟的可达260天以上。
  产量性状:各产量性状的差异较大,如单株粒重的幅度为1-10克;主穗粒重多为1克左右,极低者仅0.3克,高者达5克;穗子轮层数最少的仅2层,而最多的达9层;主穗小穗数少者不到10个,最多者达80个,相差70个。
  北方丘陵山区旱地早熟生态型:这一生态类型与华北早熟生态型有较多性状相似,主要区别是生育期短(75-85天),植株更矮,子粒灌浆速度快,千粒重20克左右。
  华北早熟生态型:这一生态类型的品种生育期90天左右,春季(4月初前后)播种,夏季(7月中、下旬)收获。幼苗直立或半直立,分蘖力中等,植株较矮,小穗和小花较少,千粒重16-20克。较抗寒、抗旱、抗倒伏。早熟和中晚熟品种较多。
  北方丘陵旱地中、晚熟生态型:该生态型品种生育期较长(95-110天),夏季(5月中、下旬)播种,秋季(8月底至9月上旬)收获。幼苗多为半匍匐或匍匐,生长发育缓慢,分蘖力强。进入雨季(7月)植株迅速拔节,发育较快,植株高大,茎秆软,叶片狭长下垂。子粒较大,千粒重22-25克。中晚熟和晚熟品种居多。
  北方滩川地中熟生态型:这一生态类型品种的生育期为85-95天,一般夏初(5月上、中旬)播种,秋季(8月)收获。植株高大,茎秆坚韧,抗倒伏。
  西南平坝生态区: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原平坝,生育期200-220天,秋季(10月中、下旬)播种,翌年夏季(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幼苗生长发育缓慢,匍匐期较西南高山生态型稍短,抗寒性较强。叶片宽大,植株高大,茎秆较硬。子粒灌浆期略长,千粒重17克左右。
  西南高山生态型:这一生态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海拔2000-3000米高山地带。生育期220-240天,秋季(10月中、下旬)播种,翌年夏季(6月中旬至7月初)收获。幼苗匍匐期很长,分蘖力很强,叶片细长,抗寒性强。植株高大,茎秆软,不抗倒伏。子粒较小,千粒重15克左右,有些品种不足12克。

6 繁殖方法

  选地:燕麦喜凉、喜湿、喜阳光、不耐高温,光照不足会造成发育不良,适宜在山区冷凉旱地的川地、坪地、梁地、缓坡地种植。生产基地要远离工矿企业及城镇“三废”污染源,土壤环境质量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轮作倒茬:燕麦忌连作,轮作周期3-4年,燕麦不适合连作,连作容易引发大面积黑穗病,前茬以豆类、马铃薯或绿肥作物最好。
  整地:大秋作物收获后机械深耕,深度30-40厘米,耕后及时耙耱。春季根据墒情适度耕整地,如土壤干旱要适当深耕,深度20厘米左右,土壤墒情较好要适当浅耕,深度15厘米左右,耕后耙地保墒。如雨水多,地温低,要采取耕翻放墒,以提高地温。
  施肥:燕麦根系比较发达,吸收能力较强,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结合春耕施足基肥,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根据地力水平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高肥力地块,计划每667平方米产量200千克,需施有机肥2000千克、氮8千克、磷5千克。中肥力地块,计划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50千克,需施有机肥1500千克左右、氮6千克、磷3.5千克。低肥力块,计划每667平方米产量100千克,需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4千克、磷2千克。基肥应选用腐熟的农家肥,撒施要均匀,以利于生长。
  选种:选择增产潜力大、品质好、抗倒伏的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目前常用的品种有牧王(适宜晋北地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牧乐思(适宜晋北地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坝莜18(适宜晋北地区,适应收燕麦粒及加工燕麦片)。
  种子处理:精选种子,除去杂质、秕子及瘦粒。播前晒种3d左右,摊晒厚度3厘米左右,保证种子质量,苗齐苗壮。播种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拌种,是防治黑穗病行之有效的措施。按种子总量的0.2%-0.3%投药,然后均匀搅拌,有效率通常达95-100%。
  播种期:种子发芽温度一般为2-3℃,发芽较缓慢,15℃是出苗到拔节期的最佳温度,因此当地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一般在静乐最佳播期为5月下旬,播后4天左右即发芽,两周内出土。
  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条件等确定合理播量,播种过稠或过稀都不利于高产。一般瘦地少,地块小的可用8-9行的小型播种机,地块比较大的可用20行的中型播种机,行距20-25厘米,播幅2-3厘米,保苗25-30万株/667平方米,播后要镇压或耙耱一次,出苗前遇雨应轻耱破板结。

7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重在保证全苗,培育壮苗。燕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漏种和缺苗断垄时要及时补种。出苗数较多,应及早间苗定苗。浅锄1-2次,浅锄不仅能锄草,而且能提高地温,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达到防旱保墒之目的。
  中期管理:在出苗后约20d时是3叶末分蘖到5叶的拔节抽穗。拔节期到孕穗期这段时间的温度以20℃为最适温度。燕麦不耐严寒,温度过高也会影响其生长。拔节到抽穗是生长和发育最旺盛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攻壮株促大穗。
  中耕除草:拔节期进行深中耕,深度7-8厘米,孕穗期浅耕,5厘米左右为宜。结合中耕进行高培土,增加须根,增强吸收水肥能力,防止后期倒伏,便于排灌。如杂草较大,可采取化学除草,20%二甲四氯水剂用250毫升/667平方米,或72%2,4-D丁酯乳油用药60-80毫升/667平方米,加水喷雾防治。施药时要避开大风、低温、干旱、寒潮等恶劣天气。
  追肥:结合中耕进行追肥。若底肥不足,出现缺肥症状时,根据苗情在下雨前撒15千克左右尿素追肥。拔节后到抽穗期,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1000倍后进行喷施,喷施应在晴天的下午或阴天进行。追施氮肥能延长叶片寿命,提高光合作用功效,促进小穗分化,可提高30%左右收成。可结合追肥进行中耕。
  后期管理:从开花到籽粒成熟大约40d,这段时期可以进行叶面追肥,可用0.25千克磷酸二氢钾兑水100千克或过磷酸钙5千克兑水200千克,分几次进行叶面喷洒,可对增加产量起到很大作用。分蘖到抽穗期燕麦耗水量可达到全生育期总量的70%。子粒灌浆期对水量的要求分外严格,雨水不足会导致产量和品质的降低。若遇干旱气候,为防止干热风及蚜虫危害,需进行及时灌溉。

8 病虫防治

  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适时播种,使开花期避开雨季,防止疫病。轮作倒茬,进行秋深耕、压青砘等,可有效防治虫害。选晒拌种,增强抗病、抗虫能力。田间及时拔除病株。病虫害大量发生时,可用化学方法防治,要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蚜虫防治:5月底6月上旬蚜虫大量发生时,用8000倍液的溴氰菊酯或40%的乐果600倍液喷雾,用药液40-50千克/667平方米。黏虫:用50%的敌敌畏乳剂的800-1000倍液喷雾。用药液40-50千克/667平方米。

9 主要价值

  营养成分
  脂肪:在世界上4000多种燕麦中,90%以上燕麦脂肪含量在5-9%,相当于大米、白面的4-5倍,居所有谷物类之首。燕麦脂肪80%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其中亚油酸占脂肪含量的38.1%-52.0%。亚油酸是人体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降低胆固醇在心血管中的积累。
  蛋白质与氨基酸:燕麦中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15.6%),是大米、小麦粉的1.6-2.3倍,在禾谷类粮食中居首位。燕麦蛋白营养价值很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不仅含量丰富且配比合理,接近FAO/WHO推荐的营养模式,人体利用率高。其中燕麦中赖氨酸含量是小麦、稻米的2倍以上,色氨酸含量是小麦、稻米的1.7倍以上。因此,补充燕麦食品,能弥补中国膳食结构所导致的“赖氨酸缺乏症”。
  维生素与矿物质:燕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较多的维生素E及尼克酸、叶酸等。其中维生素B、B较大米之含量高,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面粉和大米。燕麦的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包括钙、铁、磷、镁、锌、铜、硒等。特别是钙的含量明显高于小麦粉、稻米、小米、荞麦面等。燕麦中硒含量也很高,相当于小麦的3.72倍,玉米的7.9倍,大米的34.8倍。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单糖脱水聚合而成的非淀粉类多糖,不能被人体内消化酶分解,但又是维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按其溶解特性可分为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两大类。燕麦兼具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种膳食纤维,因而又被誉为天然膳食纤维家族中的“贵族”。燕麦总纤维素含量为17-21%,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成分是β-葡聚糖)约占总膳食纤维的1/3,明显高于其他谷物。
  保健功效
  降低胆固醇,降血脂: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燕麦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及β-脂蛋白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升高血清高密度胆固醇的作用,降血脂效果非常明显。主要原因是燕麦中含有多种能降低胆固醇的物质,如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可溶性膳食纤维等。燕麦可溶性膳食纤维中的β-葡聚糖在小肠中消化时可形成胶状,从而包围了富含胆固醇的胆酸,防止了胆固醇吸收而进入血液。同时,燕麦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能与胆固醇结合成酯,进而降解为胆酸而排泄,尤其是大量的亚油酸可软化毛细血管,具有预防血管硬化的功能。
  调节血糖:燕麦与其他主要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相比,能够抑制饭后血糖浓度上升,调整胰岛素。因此,燕麦适宜作为糖尿病人的治疗食品。大米、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体内后,会无控制地全部水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一下子升高,而燕麦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缓慢地水解为葡萄糖,不会导致血糖浓度的迅速上升。同时,燕麦中的膳食纤维能延缓糖类物质的吸收,改善神经末梢对胰岛素的感受性,使胰岛素分泌物下降,对糖尿病病人比较有利。
  改善便秘:膳食纤维具有持水、持油、强吸水膨胀及强吸附能力,因此,可以改善消化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润肠通便。燕麦纤维可缩短大便在大肠内的滞留时间,避免肠道吸收残余毒素,从而减少由于毒废物积累而造成肠道病及肠癌的机会,这种润肠通便的功能对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尤其有好处,因为不少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往往由于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过度而造成脑出血及心脏病发作。
  控制体重:燕麦纤维能吸收相当自身重量几倍的水,在肠胃中吸水膨胀并形成高粘度的溶胶或凝胶,延缓胃肠的排空时间,易于产生饱腹感。同时,燕麦能提供持续长久的能量,使胃饱的感觉持续较长时间,从而减少用餐的次数及数量,使人不易发胖。通过食用燕麦来控制体重及保持身材,比药物减肥要好得多,因为没有任何的副作用。美国的《时代》杂志也认为,燕麦是减肥的天然理想食物。
  其他作用:燕麦中所含的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等,对于增进机体健康,促进发育,参与新陈代谢,抵御疾病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燕麦所含的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E及叶酸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消除疲劳,减轻心理压力,又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燕麦所含钙、磷、铁、锌、锰等矿物质,则能预防骨质疏松症,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防止发生贫血病等。此外,燕麦还是难得的含有抗氧化物的谷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消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
  加工利用
  中国以外燕麦初级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精选燕麦粒、切割燕麦、燕麦片系列、燕麦粉和燕麦鼓,燕麦精细产品主要包括燕麦淀粉、燕麦可溶性纤维素、燕麦抗氧化活性成分等。中国开发的产品主要有高纤维燕麦片、燕麦精粉、燕麦全粉、燕麦米、燕麦方便面、燕麦饮料、高纤维麸皮、燕麦葡聚糖、燕麦淀粉、燕麦蛋白质和燕麦油等。高温短时挤压膨化技术、红外线灭酶技术、微波提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和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食品高新技术逐渐应用到燕麦产品的加工中。
  燕麦片:市场上出售的燕麦片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工艺和使用方法的不同,有预煮燕麦片和快熟燕麦片。预煮燕麦片在食用前需要在沸水中煮5-10分钟,快熟燕麦片在热水中浸泡3-5分钟即可食用。另根据原料与风味的不同,有原味燕麦片和复合营养燕麦片(以混合型为主)。原味燕麦片只由燕麦一种原料制成,不外加糖、盐、脂类物质,保留了燕麦中的大部分营养,有种淡淡的天然麦香的味道,适合老年人、糖尿病人、血脂及血糖偏高的人食用。复合营养燕麦片则是在燕麦片生产时添加奶粉、豆粉、大枣、核桃、杏仁、蔗糖、植脂粉等原辅料,可使燕麦片具有不同的口味,并能达到速溶的目的。加入这些原料有效地补充了纯燕麦片中的糖、蛋白质和脂肪,更适合儿童和青少年等对能量需求较大的人群。另以人群分类,有添加了DHA的婴儿配方燕麦片,添加枸杞、红枣、桂圆等原料的女性专用燕麦片。不同的原料和工艺生产的燕麦片产品,其口感、风味和速溶性等质量差别较大。
  燕麦米:燕麦米由燕麦籽粒脱壳后得到,是一种主要的燕麦食品。燕麦米几乎完整保存了燕麦中所有的营养成分,可以直接蒸煮食用。
  燕麦麸:燕麦麸是燕麦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达30%,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以及谷蛋白分别占总蛋白含量的63.4%、15.18%、8.18%、13.24%。清蛋白在燕麦麸蛋白中含量最高,且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特别高。色氨酸具有改善睡眠,预防糙皮病、抑郁症和调节情绪等功能,被称之为“第二必需氨基酸”。而且有研究表明,燕麦麸各蛋白组分的分子量较小,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质营养效价较高。
  燕麦饮料:燕麦饮料有发酵型饮料,如燕麦生物乳,非发酵型饮料,如燕麦纤维饮料和燕麦茶等。欧美等国生产的燕麦饮料市场售价较高,消费者认知程度高。中国虽有此类产品,但市场占有率相当低,仅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开发燕麦保健饮料应当大有可为。
  功能食品:燕麦功能食品主要指含有燕麦麸、燕麦β-葡聚糖和燕麦油等燕麦功能原料或因子的产品。燕麦β-葡聚糖、燕麦油和燕麦蛋白均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燕麦油可直接制成胶丸,燕麦膳食纤维作为食品基料可添加到西式香肠和汉堡肉饼等肉制品中,增加肉制品的持水性。也有用燕麦膳食纤维作为基料制作咀嚼片。
  其他用途
  燕麦还被广泛地应用在其他行业,如化妆品和药品行业。葡聚糖因具有很好的保湿作用,美国已经将燕麦葡聚糖替代化妆品中常用的透明质酸。燕麦淀粉具有不寻常的凝胶特性和细腻柔和的粉体特性,已被用于生产用于脸面扑粉、洗浴液、眼影粉。燕麦蛋白质可替代动物蛋白,是很好的疫苗培养基和农药缓释剂。

10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燕麦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246 千卡
蛋白质 17.3 g
脂肪 7 g
饱和脂肪酸 1.3 g
多不饱和脂肪酸 2.4 g
单不饱和脂肪酸 2.8 g
碳水化合物 66.2 g
1.5 g
膳食纤维 15.4 g
叶酸 52 μg
4 mg
235 mg
734 mg
566 mg
58 mg
5.4 mg
3.11 mg
维生素B1(硫胺素) 1.17 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22 mg
烟酸(烟酰胺) 0.93 mg
维生素B6 0.17 mg
维生素E 1.01 mg
维生素K 3.2 μg

  zhua曲子白渡白颗